繁体版 | 简体版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Home> 军事秘闻> 美国军种> 陆军> > 正文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时间:2013-12-04 17:00 来源:美国资讯网
字号:【
M1艾布拉姆斯 
M1 Abrams‎
 M1A2艾布拉姆斯自动枪塔的TUSK改型
概观
类型 主战坦克
代号 M1、M1A1、M1A2
服役 1980年
原产国  美国
设计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防务部门
生产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防务部门
产量 7780辆以上
单位造价 USD 2.35M – USD 4.30M 美元
主要用户  美国
 澳大利亚
 埃及
 伊拉克
 科威特
 沙特阿拉伯
衍生自 MBT-70
技术数据
乘员 4人
(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
长度 9.78米 (26呎)
宽度 3.64米 (12呎)
高度 2.43米 (8呎)
重量 63.0吨
发动机 AGT-1500燃气涡轮发动机
功率 1,500匹(1119千瓦)
马力重量比 24匹/吨
悬挂系统 扭力杆
速度 72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 465千米
装甲及武器装备
装甲 复合装甲
主要武器 120毫米M256滑膛炮
辅助武器 12.7毫米勃朗宁M2重机枪 ×1、
7.62毫米M240通用机枪 ×2
(装填手、同轴)

AGT1500燃气涡轮引擎
 
    M1艾布拉姆斯(英语:M1 Abrams)主战坦克是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主要的主战坦克,M1艾布拉姆斯的出现是为了取代M60巴顿系列坦克,在1980年左右开始服役,其家族主要有M1、M1A1及最新型号M1A2,装有全新的装甲和电子设备。名字由来是前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第37装甲团指挥官和驻越美军司令官的克雷顿·艾布拉姆斯陆军上将。
    历史
    M1坦克的开发源自于1960年代起为了更换M60车系而与西德进行的MBT-70坦克开发计划,虽然MBT-70因为越战失败而缩减的国防预算与美德国对规格的歧见而终止,之后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防卫部门(Chrysler Defense Division,1982年转卖给通用动力公司成为通用动力地面系统部门)以MBT-70所累积的技术与规格在1973年起进行开发,开发时采纳了赎罪日战争对RPG与AT-3的作战教训使用了当时尚未大量使用的复合装甲,原型车XM-815在1976年完成,之后陆续制造了11辆原型车并成功完成了3年测试,此时编号变更为XM-1,1979年起正式量产,美国陆军在1980年初开始引入。由于安装了燃气涡轮引擎成为新奇的特征。初期型的M1及M1装甲改良型的的M1IP因为开发时程问题,使用了现有的M68A1的51倍径105毫米线膛炮作为主炮。因为改进了炮架,全炮重量降低,减少占用空间。反后坐装置也得到了改进,带有液压驻退机和同心式复进机,液压压力降低。炮身装有测量炮管弯曲的校正系统。但是车体保留了升级空间,日后于1980年代后期陆续的升级成120毫米滑膛炮的M1A1标准。该坦克使用指挥仪式火控系统。主瞄准镜独立稳定,火炮/炮塔也具备稳定能力。炮长使用弹道计算机计算目标信息、修正信息和弹道参数,并发送指令控制火炮开火。计算机能够令火炮稳定的跟踪、瞄准目标。该火控保证M1坦克可以攻击相对本车正在运动的目标。
    M1坦克使用莱卡明公司AGT-1500燃气轮机作为发动机。该发动机功率达到1500马力,能够使用多种燃料。尾气从车体尾部上方排出。这种发动机维护较为简单,排气较少,更换非常方便。缺点是对沙尘的适应力较差,耗油较多,造价也高昂。 
    M1A1
    火力强化版的M1A1在1985年引入。装备了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Rheinmetall)授权生产的M256主炮,该炮是改良自豹2配备的44倍径120毫米滑膛炮。M1配备了含有贫铀的翼稳脱壳穿甲弹M829系列,运用这种高密度的金属能够使炮弹穿透更厚的装甲。美国为之装备了几种新型120mm炮弹。还第一次采用了集体式防护核生化系统,改用新的车长显示器和新型履带。
    M1A2
    M1A1的改良版是M1A2,配备车长独立热像仪(Commander Independent Thermal Vision, CITV)与车间资讯系统(Inter-Vehicular Information System, IVIS),还有其他高科技电子设备。旧型的M1和M1A1,依次改装为M1A2和M1A2 SEP。M1A2的改进计划SEP(System Enhanced Package)在1999年开始。
    M1A2 TUSK
    现在开发给城市战的强化元件称为TUSK(Tank Urban Survival Kit)。为了对抗单兵携带式反坦克武器发射成型装药弹,因此在装甲比较脆弱的部分加强防御,例如在侧裙加上爆炸反应装甲及在车体后部加上栅栏。另外在炮塔上车长使用的12.7毫米重机枪加上遥控操作设备,装填手使用的7.62毫米机枪则加上具有夜视瞄准仪的防护盾,从而加大在近战中的存活性。车身外部装有步兵与车内人员通话用的电话系统。
    性能限定的M1A2出口到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而M1A1则出口到埃及和澳大利亚。
    装甲
   
M1坦克的装甲是美国得知以色列的作战经验后开发出来的复合装甲,考量到复合装甲的安装,过去钢质铸造炮塔所考量的避弹构型在M1车系上便取消,复合装甲比起过去的钢制均质装甲对成型装药与APFSDS均有优异的表现;M1A1(HA)/M1A2则考量苏联在125公厘炮上使用的长杆钨/贫铀弹芯APFSDS因此在海湾战争时换装以衰变铀制作的高硬度复合装甲。
    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部份自战场归建的官兵罹患“海湾战争综合症”(巴尔干综合症),而贫铀弹被怀疑是导致发病的物质,但美国政府认为两者没有关系。
    乘员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内4名乘员的搭乘位置。
  1.     驾驶员在车体前方中央
  2.     装填手在炮塔的左后方
  3.     炮手在炮塔的右前方
  4.     车长在炮塔的右后方

 

 
1. 观瞄设备 8. 倾斜式装甲板 15. 车壳
2. 主炮护钣 9. 履带 16. 引擎吸气口
3. 同轴机枪 10. 机枪弹药 17. 引擎
4. 炮膛清除器 11. 车长机枪 18. 履带侧裙
5. 主炮 12. 炮塔舱盖 19. 动力轮
6. 驾驶员潜望镜 13. 炮塔 20. 履带连结扣
7. 驾驶员舱盖 14. 炮塔环 21. 路轮
    战史

 
 
    M1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经由沙特阿拉伯初次投入战场,而其性能上大幅度胜过她的对手伊拉克所配备苏联制造的T-72、T-62和T-55。由于它能在3,000米有效射击范围外射击(敌方的射程以外),因此不太受到反击,而M1的损失只是十数辆。由于M1没有敌我识别装置,所以在沙尘飞舞的沙漠中发生误中友军的事件。因此损失中的半数被认为是由于友军误击(敌我识别装置成为M1发展型M1A1的标准装备)。
    伊拉克战争期间的2003年10月29日,一辆M1遇上了500千克炸药再加上榴弹制成的IED,爆炸力掀掉了炮塔,造成乘员两死一伤,这是它在这场战争中流的第一滴血,在此后的战事中,尽管能看到多张M1被击毁的惨状照片流传,但是大多数是被击穿侧面失去行动能力甚或故障无法拖回,由己军开火销毁的。托精良的灭火抑爆系统以及将弹药统一放于隔舱以减小侧面弹药投影的福,所有被反坦克弹药击中的M1无一出现弹药殉爆而掀飞炮塔,目前仅仅有的一例弹药殉爆炮塔炸飞人员全灭的坦克是被数枚152毫米炮弹制成的IED造成。
    而据海湾战争的损失经验,几乎全部命中侧面的纪录都是在进攻伊军阵地时,而大多数击中的都是车体,可见在进攻时遇到开火的距离相对较近而此时车体相当暴露,敌弹很易击中车体,因此将弹药集中于炮塔后部比T-72式的散放在车体和装弹机和炮塔后部的各处来,更能减少弹药被击中机率。另据03年6月20日《简氏周刊》,美军遇到过一次一辆M1被击中炮塔弹药舱引发殉爆的事例,是排爆门挽救了乘员的生命。有一辆M1被无后座力炮击中后部油箱,无法灭火只得弃车,然后乘员在车里撒了油和机枪弹,将炮弹舱打开扔了几颗燃烧手榴弹,但该车外观仍然完整,最后动用小牛导弹销毁。
    M1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最惊人例子是在巴格达南面数辆车与7辆T-72在50米距离上对战,结果美方无损失。到2005年3月,共有80辆M1因为敌军的关系失去战斗力。
    改进及强化套件

XM1
 
M1A1 (炮管加装机枪)
 
M1A2
 
M1灰熊工程车
 
  •     XM1(Experimental model 试验型)-1978年,共制造9辆。
  •     M1 -原型,于1979年开始生产,直至1985年。
    •     M1IP(Improvment Production 改进型)-1984年开始生产,升级及重新设定。
  •     M1A1 -于1986年开始生产,直至1992年。
    •     M1A1HC(Heavy Common) -装有贫铀装甲、内舱增压系统、M256 120毫米滑膛炮。
    •     M1A1-D(Digital 电子数码化)-M1A1HC的电子数码升级版本,类似M1A2 SEP。
    •     M1A1-AIM(Abrams Integrated Management 艾布拉姆斯综合管理系统)-替旧有的艾布拉姆斯重新设定归零。
  •     M1A2(Baseline 基线)-于1992年开始生产。
  •     M1A2 SEP(System Enhancement Package 系统提升套装)-包括换装第三代石墨识别功能的贫铀装甲。
  •     M1A2 SEP V2(SEP V2, System Enhancement Package Version系统增强元件V2型)-改装这批坦克所使用的装备与美国陆军未来战斗系统(FCS, Future Combat System)所装备的系统基本相同。
  •  
    其他型号
  •     M1 Grizzly Engineer Vehicle -M1灰熊工程车
  •     M1 Panther II Remote Controlled Mine Clearing Vehicle -M1豹II遥控排雷车。
  •     M104 Wolverine Heavy Assault Bridge -M104狼獾重型架桥车。
  •     M1 Panther II Mine Clearing Blade/Roller System -M1豹II刀片滚辗排雷车。
  •     M1 Assault Breacher Vehicle -M1突击破障车。
  •     M1 Armored Recovery Vehicle -M1装甲回收车,只有试验型。

    不同型号的差别

  M1 M1IP M1A1 M1A2 M1A2 SEP
长度 9.77米
阔度 3.66米
高度 2.37米 2.44米
极速 72千米/小时 67千米/小时 72千米/小时
行动距离 498千米   465千米 391千米  
重量 55.7吨 57吨 61.3吨 62.1吨 63.0吨
主要武器 105毫米M68线膛炮 120毫米M256滑膛炮
乘员 4(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
 
( 编辑:Jane)
    美闻网---美国生活资讯门户
    版权申明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2012-2015美闻网版权所有